25-top_img.png

盘锦开展构建多元化食物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次数:29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其中,着重强调“发展设施农业”,并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是将大食物观从发展思想、行动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行动方案。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强调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更体现了以食物保供打牢农业强国根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决心。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关于开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深入了解我市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情况,现就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供给端,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

盘锦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积极落实粮食惠农资金发放,粮食种植风险理赔政策落实到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运用逐年上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持续改善,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推广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水稻红海滩1号、洼米1号、锦稻系列、盐粳系列等优质新品种的推广为农业新经济新业态的提升壮大注入了新的发展潜力,同时也给种植者带来实惠,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有力保障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和严格执行,确保我市耕地保有量不降低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为粮食高产稳产、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盘锦市主要经济作物以蔬菜及食用菌、水果生产为主。2023年蔬菜播种面积 8740.78公顷,产量51.08万吨。水果(含果用瓜)总产量4.98万吨,其中,果用瓜类水果播种面积575.63公顷,产量3万吨。全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相关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域内较大规模的企业有盘锦鑫叶农业科技公司,该公司是集蔬菜、水稻工厂化育苗、绿色蔬菜生产与加工、设施农业装备开发、新技术集成推广、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占地面积500亩,具有北方Ⅱ型、Ⅲ型日光温室4.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1.5万平方米,大棚2.5万平方米,年生产各类种苗5000万株、水稻秧苗30万盘、绿色蔬菜1000吨。公司下属有北方蔬菜种苗研发中心、盘锦鑫叶蔬菜种苗厂、广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润惠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振铃农机合作社、方惠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鑫叶农业技术培训学校、鑫叶蔬菜田头批发市场等分支机构。公司蔬菜种苗繁育基地销售渠道辐射到锦州、海城等周边地带,有利带动我市棚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盘锦锦辉农业公司,于2014年由四名“90后”大学生共同创立,专注盘锦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着力开发优质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等3大业务板块,于2020年被评为“盘锦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盘锦碱地柿子板块,锦辉专注“精细标准”的建立和完善,规划建设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108栋,规划面积1000亩,现已完成39栋大棚建设,在建9栋,配套有碱地柿子自动化分拣工厂和集配中心,实现了碱地柿子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年产优质碱地柿子80万斤,同时联合带动农户进行碱地柿子标准种植,每年从种植户采购碱地柿子约200-250万斤,带动农户至少200余户,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盘锦碱地柿子供应首都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二、在资源端,加快研究拓宽生产资源

盘锦市大洼区2023年渔业水产品产量实现16.4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11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1.37万吨。大洼区海淡水养殖面积和确权养殖水域滩涂面积均为全市第一,分别达到104万亩和23万亩。大洼区的渔业水产品养殖品种多样,补苗及疾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产品质量和产量明显提高。同时,持续在辖区海域进行对虾、海蜇、梭子蟹等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持续修复海洋渔业环境,海洋捕捞业发展形势较好。相关企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盘锦弘海水产有限公司在所确权的海域进行贝类增殖放流,修复水域滩涂贝类品种多样化,产量明显提高实现持续向好发展。稻田养蟹也是盘锦市重要的水产品来源,为了扩大盘锦市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近两年加大对稻蟹综合种养的帮扶力度,养殖面积逐年增长,同时组织河蟹养殖企业举办河蟹开捕节、蟹王争霸赛在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提高了盘锦市河蟹品牌知名度,为水产品打开销路,助推全区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在技术端,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盘锦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工作,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设施农业。深入挖掘存量设施农业生产潜力,支持设施农业新建、老旧棚区实施改造升级。严格用地监管,规范建设流程,我市先后出台资金扶持政策,用于扶持设施农业新建,兼顾老旧棚室改造提升,重点支持日光温室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是新建设施农业补贴标准。新建日光温室小区。大洼区对新建10亩以上(含10亩,面积为设施内面积,下同)的日光温室小区,每亩补贴标准不低于1.2万元。新建冷棚小区。对新建20亩以上(含20亩)的冷棚小区,每亩补贴0.3万元。原址重建的日光温室、冷棚参照新建标准给予补贴。二是改造提升设施农业标准。支持温室结构、配套设施改造提升,补贴标准不超过改造提升成本的15%并限额补贴,日光温室每亩不超过0.5万元、冷棚每亩不超过0.1万元。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推全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在政策端,了解出台政策

盘锦市一直重视食物稳产保供,始终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畜牧良种推广等。形成综合性的全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长期深耕数十个重点食物品类,有力服务食物保供宏观战略目标。盘锦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盘锦市提高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实施方案》、《盘锦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盘锦市2023年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工作方案》等政策。

五、在经验措施端,总结经验措施、梳理意见建议

根据我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优势和特点、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对推动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各方提出意见建议。向政府部门、农业研究机构等有关单位了解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措施、相关政策、资金落实、生产技术等政策举措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

1.坚持绿色消费,反对食物浪费。虽然现在我们都能吃饱吃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要牢牢绷紧节约食物这根弦,践行“大食物观”,要转变以往不健康的消费理念,推进绿色消费。采取形式丰富的活动推动节约食物,如光盘行动,节粮主题活动等。

2.推进乡村振兴,留住乡村人才。要坚持优先发展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务农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使得乡村中能留住人才,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村中务农人员和青年人才的收入。政府坚持支持价格政策,稳定农业生产,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安心放心舒心。

六、在监测端,开展统计监测,分析专业数据

统筹运用常规统计调查、农业普查、部门统计调查、行政记录和大数据等资源,建立覆盖食物生产各领域的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4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51号

联系电话:0427-2822251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