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top_img.png

盘锦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24 浏览次数:990

调研背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为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12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本次专题调研意在通过调研,了解各地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方面出台的政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进展、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满意度和期盼,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按照国家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市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接到工作任务后,抽出专门力量于2019年5月对我市盘山县和大洼区进行了调研。

 

一、盘锦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和创新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市县两级成立由市县(区)两级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了各个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盘锦市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补齐农村短板为抓手,按照“全域、全面、常态、长期”的工作思路,在健全乡村规划、加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强化乡村管理上持续发力,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政府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全市整体规划框架内,编制了《镇建设总体规划》、《镇区商业街控制性详细规划》、《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镇村的规划布局、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专项规划相协调、重点规划有深度、建设规划能落地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镇级规划侧重做好镇域发展条件分析、村屯布局、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规划;村级规划侧重村屯实际,对开展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指导。还编制了《盘锦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盘锦市打造美丽乡村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工作部署文件,因地制宜确定美丽乡村建设阶段目标任务,做到与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盘锦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

(三)坚持建设支撑,构建全域美丽新家园

盘锦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创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坚持全域统筹、整市推进,大幅缩减城乡之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差距,补齐发展短板,构建全域美丽家园。

1、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盘锦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整体推进一系列治理工程,使乡村人居环境更净更美。

推进垃圾治理深化。开展“垃圾歼灭战”,对村内村外、城区周边等部位的各类积存垃圾集中彻底清理,累计取缔垃圾堆6.5万座,实现了农村环境的根本改善。与京环集团合作,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建设,选聘2000余名村屯保洁员,承担每个村民组的保洁、护路、护树等职责,全市农村垃圾实现常态巡查、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在全市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初步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存储、分类处理,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得到普遍提高。

推进村屯植树绿化。坚持走全面绿化、改善生态、科学持续改善环境之路在全市实施村屯、沟渠、河流水库及“大树进村、果树进院”等八大类绿化工程,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栽花种草,做到应植尽植、放眼皆绿,几年来累计植树1880万余株,全市村镇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院落环境美化。针对农村院内外环境普遍脏乱差的问题,全面开展“猪圈、灰堆、柴草堆、杂物堆、厕所”五进院工作,累计清理柴草堆12万座,灰堆7.7万座,杂物堆6.7万座,猪圈4.37万座,户外厕所4.3万座。并在“有规划、有硬化、有净化、有绿化和有活动”等“五个有”上发力,指导村民合理规划庭院功能分区,规范摆放院内物品,实现“院内院外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

推进生活污水净化。坚持治理与净化同步着手,按照人均1至3平方米标准,在农村新建生态氧化塘511处、133万平方米,全部与边沟相连,在塘内栽种水生植物,不仅发挥了净化作用,还极大地美化了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建成村内污水管网,运用膜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在118个村建设了小型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初步实现农村污水的统一收集和生态处理。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围绕农村当前最迫切最紧要的道路改善、供水、供气等方面,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让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推进道路及边沟硬化。针对农村现有道路已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实际,坚持分类推进、逐年提升,从2014年起先后实施消灭泥土路、维修砂石路、铺装黑色路面三大类道路治理工程,至2016年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农村新建黑色路面4300公里,实现农村道路黑色路面户户通。与此同时,在全市所有行政村道路实施路肩硬化和边沟硬化工程,全面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的道路通行、排水体系。

推进农村街路亮化。在全市农村原有6411盏路灯基础上,大力实施村屯亮化工程,按照每村不少于100盏标准,在全市乡村累计新安装路灯2.84万盏,实现村庄的100%覆盖。点亮了乡村的漆黑夜晚,照亮了村民的新生活,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推进粪污处理无害化。开展厕所革命,对全市农村厕所实施全面改造,彻底取缔院外旱厕,积极推进无害化厕所全部进院、入室,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畜牧业,初步实现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

推进生产生活便利化。实施农村自来水提标工程,将大伙房优质水源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体系一张网,保证农村24小时供水,农村居民吃上了全天候供应的安全便洁的饮用水。启动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公交,建立连接城乡四通八达的公交体系。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具备实力的燃气企业在农村推进燃气工程,确保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燃气户户通。同时,大力推进燃气壁挂炉安装使用,全市80%农户安装了壁挂炉,具备清洁能源取暖条件。

3、优化农村公共服务。

盘锦市把城乡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有机衔接,满足农民对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原有基层卫生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推进公立卫生所建设,最终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家公立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有1个公立标准卫生室。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市中心医院心电、影像、检验等6大中心已与各镇卫生院实现联网诊断,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使更多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优先、就近在基层就诊。完善了以市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综合文化站为骨干,农村文化书屋、文体活动广场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二、我市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全市共346个村其中:158个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56个部分集中处理,132个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占46%,16%,38%,这将是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重点。

(二)部分乡镇和农村公厕建设进展滞后。全市346个村其中有公共厕所的184个占53%,无公共厕所村162个占47%。要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有特点的厕所。  

(三)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加快完善。全市346个村中326个达到了集中处理占94%。部分处理村16个占5%,不能集中处理的4个村占1%。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加紧落实。

(四)农村改厕任务艰巨。全市1854个村民小组其中完成改厕村民小组1487个占80%。农村户数(派出所户籍)21.3万户,其中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2.7万户占60%。要因地制宜实施改厕建设不能盲目推进。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工作定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村庄规划快速全覆盖。要在学习先行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时序。要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二是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集中打造一批符合国家、省级、市级标准的生态村、生态镇,辐射带动全市各村开展整治工作。深入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和文化传承,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力度。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县(区)、镇(街)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统筹安排年度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要加强对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关情况,确保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本村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建立微信群等沟通方式,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

三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推动农村排污管网和厕所建设。俗话说“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编制盘锦市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专项规划,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排污管网建设。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全面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深入农户详细了解农民所想多听取意见,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区气候地理特点的方法,去解决改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四是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推进项目实施,因地制宜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农村清洁生产,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财政增加困难的情况下,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非常重要。应继续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补助方式,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四)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统筹。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调动相关涉及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要事事有人管等于事事无人管,健全各级责任体系,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格局。按照履职必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整治资金拨付挂钩,以考核为抓手推动环境改善。二是完善政策机制。2019年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1月9日)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5月31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6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6月3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些就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指引,对下一步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4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51号

联系电话:0427-2822251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