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对比情况报告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确定了辽宁沿海六市在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分析盘锦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发展状况,探求优势与潜力,查找差距和不足,谋求盘锦市在新时期转型发展及在辽宁沿海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作用意义重大。我们收集整理了2009年以来辽宁沿海六市的相关情况和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数据,并将盘锦市与其他五市进行对比分析,情况如下:
一、优势与潜力
1、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一是总量增速领先,经济实力雄厚。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5年,是盘锦市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这五年里,盘锦市实现由持续十多年低速末位增长迈入快速增长领先增长的新阶段,盘锦市在沿海六市发展中走在前列。2010年-2014年,盘锦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仅比最高的营口市低0.2个百分点,而在“九五”、“十五”期间只有7.3%全省末位的增速,与同期营口市相差12个百分点。总量位次保持在六市中的第4位。沿海经济带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在2003年到2010年之间,盘锦市快速发展起步于2008年,快速提升在2009年之后,而进入2011年之后受国际上经济动荡影响以及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因此,在这5年的后期,经济发展显现出明显的均衡性,盘锦市虽然增速靠前,但优势差距不十分明显,从年均速度来看,仅比锦州高0.6个百分点,总量与锦州市相差无几。
二是投入增长最快,后发潜力明显。2010年-2014年,盘锦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735.7亿元,年均增长23.0%,沿海六市中增幅最高,高于第4位的营口市3.7个百分点,比“九五”、“十五”高出28、20个百分点。这五年,更是盘锦市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基础建设硕果累累,二、三产业协调并进,2014年,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增长投资总量达到与营口接近水平,总量规模由持续十多年的低迷滑落7、8位的低谷上升到全省第5位,五年累计水平比营口少640亿元,但比锦州多达808亿元,这会形成持续的后续增长潜力。
三是从效益指标来看,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最快,财政杠杆支撑力增强。2010年-2014年,盘锦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9%,六市中最高,比营口市高4.6个百分点,比锦州市高4.3个百分点,总量规模达到151.2亿元,位次上升到全省第5位,这更是一个巨大转变。盘锦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受益于油气资源持续排在全省第四位,也是由于油气资源递减财政收入总量滑落到全省第8位。进入2010年之后,随着沿海经济的开发建设、接续产业的较快发展,财政收入总量快速提升。
四是从消费潜力上,城乡居民收入较高,消费增长的基础相对稳定。盘锦市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沿海六市的第2位,仅次于大连市,在全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3位,沈阳市排在全省第1位。2014年,盘锦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57元,2010—2014年年均增长10.7%,增长最快的是丹东市,其次是营口市、大连市,盘锦市处于第4位。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3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全省第一位。
2、从各产业发展上来看,工业基础实力强化,集聚产业潜力深广。
一是工业优势基础实力强化。2010年至2014年之间,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前三位,两次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五年年均增长13.4%,而在“九五”、“十一五”工业增速仅有5.7%、9.9%,在六市中居第二位,仅比营口低0.2个百分点。依托油气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是盘锦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受石油资源递减影响,工业位次滑落到全省第5位,与第四位营口市的差距逐年拉大,进入2010年以来,盘锦市工业经过艰辛的探索、跋涉由低谷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9年相差113亿元到2013年超过营口8亿元,工业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总量起到强力支撑,也为后续工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集聚产业发展潜力深广。从六市排名前五的行业情况来看,大连市前5个行业均超过百亿元,四个超200亿元,锦州2个超百亿元,营口一个超百亿元,另一个接近百亿元,丹东、葫芦岛没有,盘锦有2个超百亿元。从省重点产业集群情况来看,2014年,除大连外,盘锦市省属重点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投资总量均排在第一位。比较除大连外各市产业集群定位,盘锦市这些集聚产业都是具有深度发展的前景产业,产业链条延伸性好。对于接续产业发展,盘锦市受资源经济递减困扰对接续产业发展谋划早,同时受益于石油资源优势积淀的雄厚基础,盘锦市为接续产业发展奠定了高起点,这就形成了工业接续产业宽广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在历经2010年至2014年五年快速发展,盘锦市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多产业支撑初步形成。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与石油开采业达到了平分秋色的水平,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比重达到7%,塑料制品及新材料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总量均超过50亿元。如果这些产业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一定会为工业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
3、从产业结构变动上看,结构优化潜力空间大。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大。2014年,盘锦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7:56.7:34.5,在沿海六市中比重最低,比最高的大连市低11个百分点,比临近的锦州市低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大。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中,盘锦市是以石油资源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油气产业发展推动第二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的绝对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一度达到80%以上的比重,并持续了多年,随着多产业发展格局的展开,特别是进入2010年之后,工业基础不断坚实的同时,盘锦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第三产业行业基础不断丰实,快速发展的基础得到积累,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快速释放的发展阶段。
二是从盘锦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比分析来看,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内在动力增强,结构优化潜力释放优势明显。以金融、信息、交通、贸易等基础性生产型服务业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显示后发性强劲增长的优势;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需求潜力释放明显,据2013年经济普查资料,教育、文化行业企业法人单位个数处于增长较快的几个行业中;独特的旅游优势势必带动住宿、餐饮、贸易、交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住宿业无论是单位数、从业人员、还是营业收入的增长均处于各行业大类的前列,随着独具魅力的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一定会拉动关联产业的进一步提升;港口建设又会牵动以港口为核心的服务业的发展,盘锦市第三产业增长的内在潜力空间巨大。
4、从空间区位及相关要素来看,资源优势突出。
从空间区位来看,盘锦市经济园区空间优势明显。从相关部门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省以上重点经济园区共45个,盘锦市共5个,这5个园区基本规划面积489.8平方公里,在六市中面积最大。从自然资源来看,盘锦市石油资源依然保持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原油生产量近些年始终保持千万吨以上,这对于经济总量以及接续产业发展都起到重要支撑。
从经济资源来看,相比较而言,辽河油田、华锦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是盘锦市难得的经济资源。辽河油田、华锦集团不仅是盘锦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同时也是产业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项目集聚的重要承担者。辽河油田板块、华锦集团每年创造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以上。从六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对比情况,可以看出辽河油田、华锦集团两家大型企业的对比优势。
201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情况
单位:亿元
地 区 | 企业单位数 (个) | 实收资本 | 资产总计 | 固定资产 | 主营业务 | 利税总额 | |
大 连 | 780 | 1335.97 | 7583.26 | 2378.18 | 7539.44 | 852.28 | |
丹 东 | 113 | 89.75 | 444.96 | 110.25 | 489.04 | 44.11 | |
锦 州 | 98 | 142.94 | 660.39 | 251.79 | 1266.14 | 179.54 | |
营 口 | 93 | 432.70 | 1401.50 | 616.31 | 1071.88 | 180.35 | |
盘 锦 | 53 | 635.81 | 1667.80 | 960.09 | 1776.17 | 241.78 | |
葫 芦 岛 | 56 | 181.75 | 721.74 | 319.47 | 648.17 | 147.72 |
二、差距和不足
1、从经济发展内部情况看,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从经济承载主体上看,民营经济发展相对不足,经济市场化牵动力弱。以工业情况比较分析,盘锦市规模以上主要经济指标中,主营业务收入指标非国有控股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5%,而营口、锦州市非国有经济超过80%以上,按照增加值这个指标估算,盘锦市的比重会更低。在经济发展越来越以市场为主导的客观条件下,民营经济发展不足意味着盘锦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薄弱。
二是从产业层次上看各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是第三产业中基础性行业相对薄弱,第三产业中其他五市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贸易、交通运输、金融业,仅盘锦市为贸易、房地产、金融业,并且金融业是在2012年进入前三位的,在这之前是房地产、贸易、公共服务业,这体现盘锦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业比重偏高同时也体现盈利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即企业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二是第二产业中工业内部行业发展还不均衡。盘锦市到目前初步成功形成了石油、石化两大主导产业支撑的基本工业格局,两大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由于石油资源开采处于稳产期,在对比工业产业发展上需跳出石油开采业之外对比盘锦市的工业发展,目前来看,石油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也初见起色,但相比之下规模还比较弱小,而锦州、营口市行业均衡度较好,2014年,营口市7大产业集群中有4大产业集群超过百亿元,锦州市有2个超百亿,盘锦市仅有石化及精细化工超过百亿。
2、从经济投入、运行效益情况看,结构性效益水平差距大
一是从投入效率上看,规模效益不足。以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情况看,2012-2014年,营口市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到2014年,营口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372家,而盘锦市从2010年至2014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企业个数累计不足百家。产生这样的因素一方面是前期盘锦市与营口市投资总量上累计差距的结果,另一方面主要还是营口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量巨大。营口市2013年、2014年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690、602个,其中工业项目分别为207、249个,在2011年、2012年间近100亿元以上项目就有4个,相比较而言,盘锦市从项目规模上明显不足。
二是从盈利能力来看,非国有经济盈利水平低。还是以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为例进行比较。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中,非国有规模以上单位数比重均超过90%,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比单位数下降,但盘锦市、葫芦岛市下降幅度最大,固定资产合计、利税总额比例下降更为突出,这说明,盘锦市非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盈利水平低。
2013年非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比重
单位:%
指 标 | 大连 | 丹东 | 锦州 | 营口 | 盘锦 | 葫芦岛 |
企业单位数 | 95.7 | 97.3 | 97.4 | 98.6 | 94.4 | 94.1 |
实收资本 | 62.4 | 72.9 | 90.5 | 40.2 | 23.4 | 31.2 |
固定资产合计 | 61.2 | 68.8 | 84.9 | 49.0 | 26.9 | 29.4 |
主营业务收入 | 73.7 | 90.1 | 85.0 | 86.3 | 50.5 | 49.0 |
利润总额 | 88.7 | 97.9 | 97.2 | 98.1 | 57.2 | 18.4 |
本年应交增值税 | 77.5 | 92.7 | 77.9 | 82.4 | 21.5 | 32.8 |
利税总额 | 75.1 | 95.3 | 79.3 | 87.4 | 35.6 | 17.0 |
3、经济发展科技贡献率低,内部结构性差距更加突出。
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开看,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2%,盘锦市比重为28.7%,在沿海六市中仅高于葫芦岛市,与营口、锦州市相比分别低13.4、11.8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来看,辽河油田和华锦集团所占比重就达40%,可见中小微企业科技含量差距更加明显。纵向来看,高科技企业发展也比较缓慢,2008年-2014年之间,盘锦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比重提高幅度为7.8个百分点,仅比葫芦岛市高,营口市提高27.6个百分点。
4、从沿海经济基础开发建设及其他相关要素看:一是交通基础相对薄弱。伴随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营口、锦州、丹东都建立起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从港口情况来看,营口、锦州、丹东港口吞吐量经过5年开发建设分别达到亿吨以上。从空运来看,营口、锦州2015年都是开航在即,丹东市从2011年开始建设机场。二是市际之间区划布局缺少协调性。通过收集到的资料显示,营口市工业区要北拓,而盘锦市城区南移,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
三、启发与思考
从优势与差距的综合分析来看,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以来,盘锦市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调整阶段,主要指标速度保持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出现赶超势头,相关指标与营口市差距缩小。但从经济发展内部结构来看,资源优势应是主导优势,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仍十分突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高新技术产业薄弱,支撑经济持续领先的基础不坚固,支撑经济领先的动力不充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巨大成就面前,盘锦市还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紧迫的责任感,以更加高远的目光,更加宏大的气魄,更加执着的精神开创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新局面。
一是把握好新时期新政策。从政策环境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后续政策的持续支撑会更为深入;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关键是最大化的利用好政策优势,确确实实将政策优势转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从抢抓政策优势上,要充分研究国家、省政策方向,找准切合点,获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从政策利用上,应建立综合性的产业项目、技术、创新、创业、金融、人才等政策信息政府平台,为全民创业大众创新搭建起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
二是把握好新阶段新动向。从国内大环境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是总体要求,同时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发展步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一是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好资金、技术、人才交流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基础环境,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特别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的投入。二是鼓励大型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技术服务,发挥其牵带作用。三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结合产业优势争取国家项目的落地,如石油开发、新材料、食品、卫生、信息、装备制造产业等大项目的入驻。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基础环境、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盘锦。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将人才发展战略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前期人才引进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人才流入盘锦市。从机制体制来讲,要把握好市场主导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动向,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全面落实好各级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信息技术、现代化管理等提升民营企业素质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结合实际为民营经济晋档升级提供资金等政策扶持。
三是把握好新优势新潜力。盘锦市经济领先增长的势头十分可贵,来之不易,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持这样的运行态势,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发挥尖兵的作用,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坚定领先发展不动摇,通过资料整理,临近的营口、锦州两市发展强劲,营口项目建设优势突出,锦州市要打造沿海第二大强市,两市基础设施都强于盘锦市,在沿海经济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关键是保持前期增长优势不放松、不动摇。二是做好项目储备和建设,特别是大项目的储备和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提高项目投资效率。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提升盘锦市经济开放水平。四是合理空间布局,提高有限空间使用效能。在有限空间内摆放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优势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有发展前景、绿色环保的项目。新潜力就是要把握好三次产业潜力方向,发挥推波助澜作用。从第二产业来看,在“十二五”期间,盘锦市成功实现石油到石化的壮大发展,应该说走完了接续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下一阶段的关键是在石油石化深入发展的同时能够培植起新兴的更多产业多足鼎立的局面,加强与科研机构、重点院校的合作,探索食品、塑料新材料、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入发展。从第三产业来看应把握好各产业进档升级的新趋势,进一步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与民生关系密切领域的投资,教育、文化、卫生是最具前景的绿色产业,更是宜居城市、最美盘锦的基础前提。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提高中小学师资水平,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将职业教育形成产业基地,引进新的重点院校,打造教育强市。大力发展金融、贸易、交通、信息等基础产业,吸引名企植入发展,带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主办单位:盘锦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0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254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51号
联系电话:0427-2822251